新闻动态

活动回顾|河北省图书馆守正书房“方言爱上普通话”系列活动第九期——兰州话版《孔乙己》演绎文学经典

 

      “方言爱上普通话”第九期活动延续“语言共生、文化共融”的核心理念,以经典文学为载体激活地方方言的文化基因,同时强化国家通用语言的推广使命。本期以鲁迅经典文学作品《孔乙己》为载体,结合兰州方言的独特韵味,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语言文化体验。

 

 

      活动伊始,推普团队用活泼生动的普通话演绎了《孔乙己》中几个轻松有趣的片段,将这位穿着长衫、满口“之乎者也”的读书人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小读者面前。紧接着老师提出了三个小问题引发了小读者们热烈的讨论。

 

 

      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兰州话的魅力,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兰州话的演变发展,随后老师更是用形象生动的表演方式,带领孩子们学习了几句地道的兰州方言。“莎莎”(美女)、“满福”(舒服)等充满趣味的词汇,让孩子们学得不亦乐乎。当老师用夸张的语调示范“干散”(利落)一词时,全场响起了欢乐的笑声。

 

 

      最精彩的环节当属推普小队用兰州话重新演绎《孔乙己》。当熟悉的剧情遇上质朴幽默的兰州方言,现场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在随后的分角色练习中,孩子们跃跃欲试,有的用普通话,有的模仿着刚学的兰州话,将孔乙己与小伙计的对话演绎得活灵活现。一位小读者兴奋地说:“用兰州话演戏太好玩了,感觉孔乙己就像我们身边的人一样!”

 

 

      活动还特别设置了分享环节。来自山西的家长讲述了家乡的面食文化和关公故事;保定的小读者分享了当地特色的日常用语和美食……一个个真实而生动的讲述,不仅展现了方言的多样性,也加深了大家对“一方水土一方人”的理解。

 

 

      在最后的绕口令和“方言猜猜看”环节,将现场气氛再次推向高潮。孩子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通过一系列趣味互动,小读者们在轻松的趣味竞赛中感受到了方言的鲜活与亲切,也加深了对普通话重要性的认识。整场活动不仅寓教于乐,更在经典与方言的碰撞中,传递出语言共生、文化共融的深远意义。

 

 

     今年“方言爱上普通话”系列活动九期圆满落幕,以“语言共生、文化共融”为核,成功走出一条别开生面的文化传承之路。从河南话版《西游记》的豪迈,再到东北话版《乱钟》的悲壮……系列活动始终以经典文学为载体,通过情景演绎、互动教学、历史科普等多维形式,巧妙实现了方言的“活态传承”与普通话的“规范推广”同频共振。

 

 

      过去九期活动不仅吸引了大量读者亲临现场,线上互动更超5000人次,在“推普”与“护方”之间找到了动人的平衡,地方文化的“基因密码”被一次次激活,青少年的乡土认同与文化自信得以深深扎根,真正践行了“以语言为桥,连文化之根”的初心。未来,守正书房将继续携创新之翼,让“方言爱上普通话”的点点星火,照亮更多语言文化交融共生的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