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创立于1982年,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每四年评选一次,旨在鼓励和表彰优秀的长篇小说创作,至今已评选十一届。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评选的是1989-1994年间出版的长篇小说,于1998年颁发。这届评选耗时6年,从众多作品中选出四部力作:陈忠实的《白鹿原》以白鹿两家兴衰,绘就近代中国社会史诗与人性画卷;王火的《战争和人》借童霜威父子沉浮,揭示战争对人性的深刻影响;刘斯奋的《白门柳》通过明末士人抉择,展现知识分子精神困境与担当;刘玉民的《骚动之秋》聚焦农村改革,反映改革开放初期乡村社会巨变。这四部作品如四面明镜,映照出90年代变革中的中国,共同构筑了这一时期中国文学的厚重图景。
为引导大众阅读经典文学名著、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冀图邮书”特别购置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图书,供全省读者借阅。诚邀您走进图书馆或通过线上平台“冀图邮书”,品读这些凝聚中国当代文学精髓的佳作,让经典之光照亮心灵。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1. 《白鹿原》
作者:陈忠实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7
ISBN:9787020139705 索书号:I247.57/494-15
馆藏地:冀图邮书;中文外借
推荐理由:
这部被誉为“民族秘史”的史诗巨著,以渭河平原上白、鹿两大家族的恩怨情仇为轴,串联起清末至解放时期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陈忠实以冷峻笔触刻画白嘉轩、鹿子霖等典型人物,将宗族文化、革命浪潮与人性挣扎熔铸一炉。书中既有祠堂里的族规家法,也有田间地头的革命呐喊,更有白灵、黑娃等人的命运沉浮,堪称一部浓缩的中国近代农村社会百科全书。
2. 《战争和人》
作者:王火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3
ISBN:9787020139583 索书号:I247.53/130-7
馆藏地:冀图邮书;中文外借
推荐理由:
王火以三部曲的宏大篇幅,通过国民党官员童霜威父子的命运沉浮,全景式展现南半个中国的八年抗战史。书中既有高层政治的暗流涌动,也有市井百姓的生存挣扎;既有童霜威从官场失意到投身民主运动的觉醒,也有其子童家霆在战火中成长的青春轨迹。王火以细腻笔触揭示战争对人性的摧残与重塑,更通过童霜威的视角,展现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中的精神突围。
3. 《白门柳》
作者:刘斯奋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
ISBN:9787020177059 索书号:I247.5/515-8
馆藏地:冀图邮书;中文外借
推荐理由:
《白门柳》以明末清初的秦淮河畔为历史舞台,分《夕阳芳草》《秋露危城》《鸡鸣风雨》三册徐徐展开一幅乱世文化长卷。作品通过钱谦益、柳如是等士子名妓的命运交织,既刻画了复社文人清谈理想与满清铁骑南下的时代碰撞,也呈现了冒辟疆与董小宛的凄美爱情、柳如是的风骨气节等细节,在王朝更迭的宏大叙事中,深掘士大夫精神困境,将家国破碎的悲怆与人性光辉熔铸成一部动人心魄的末世史诗。
4.《骚动之秋》
作者:刘玉民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1
ISBN:9787020096817 索书号:I247.57/1694-3
馆藏地:冀图邮书;中文外借
推荐理由:
这部作品以改革初期农村为背景,通过“农民改革家”岳鹏程的奋斗与沉沦,刻画商品经济大潮下乡村社会的剧烈震荡。书中既有岳鹏程突破体制桎梏、创办乡镇企业的锐气,也有其面对利益诱惑时的道德挣扎;既有父子冲突、婚外情等现实矛盾,也有传统伦理与现代价值的激烈碰撞。刘玉民以写实笔法揭示改革阵痛中的人性复杂,更通过岳鹏程的悲剧,引发对时代与个体关系的深层思考。
“冀图邮书”借阅方式:
1.微信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冀图邮书”小程序,注册并登录;
2.选择“河北省图书馆”馆区,搜索书名,或进入“历届茅盾文学奖图书荐读”专题推荐页面;
3.挑选心仪图书,加入借书车(每人每次最多借4本,借期42天);
4.选择“网点自取”或“送书到家”,邮政服务网点借、还均免费,快递送书到家主城区4元/单,其他县市8元/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