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馆藏历届茅盾文学奖图书荐读(第一届)

 

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每四年评选一次,参评作品需为字数在13万以上的长篇小说自1982年首届评奖至今,已涌现出众多反映时代精神、展现中国社会变迁的文学经典。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学价值,更是读者了解中国当代历史、社会与人性的重要窗口,兼具可读性与思想性,适合各年龄段、不同阅读需求的读者深入品读。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1. 《东方》

 

作者:魏巍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5

ISBN:9787020139637

索书号:I247.5/36-6

馆藏地:冀图邮书;中文外借

推荐理由:

《东方》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通过前方战场与后方建设的双线叙事,全景式展现了1949年至1957年间中国社会的历史巨变。作品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刻画重点,同时描绘了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建设新中国的壮丽画卷。魏巍以诗化的语言和强烈的情感色彩,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交织,既是一部战争史诗,也是一部民族精神的颂歌。其历史厚重感与文学感染力并重,被誉为“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全过程的长篇巨著”。

 

2.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作者:周克芹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55231

出版时间:2019

索书号:I247.57/1943-4

馆藏地:冀图邮书;中文外借

推荐理由:

小说以四川农村为背景,通过老农许茂及其四个女儿在“文革”中的命运沉浮,深刻揭露了极左路线对农村的破坏与人性扭曲。许茂从积极分子到自私孤僻的性格转变,四女儿许秀云的悲剧命运,均折射出时代对人性的摧残。周克芹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农村生活的复杂性与苦难,同时通过人物关系的微妙变化,展现了人性在压抑中的挣扎与觉醒。作品被誉为“充满时代厚重感的佳作”,是对“文革”历史的重要文学反思。

 

3. 《将军吟》

 

作者:莫应丰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0

ISBN:9787020143382

索书号:I247.57/1016-4

馆藏地:冀图邮书;中文外借

推荐理由:

《将军吟》以空军司令员彭其在“文革”中的沉浮命运为主线,通过冷峻的笔触还原了特殊年代的政治荒诞与人性光辉。彭其坚守信仰、保护干部,与“造反派”江主任的残忍斗争形成鲜明对比,颂扬了老一代革命家的原则性与斗争性。莫应丰不加粉饰地揭露了“文革”中的荒谬现象,同时通过政委复杂的心理变化,展现了理想主义者在历史洪流中的信仰困境。作品获首届茅盾文学奖,堪称“用文学透视历史的镜鉴之作”。

 

4. 《李自成》(第二卷)

 

作者:姚雪垠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 

ISBN:9787020141258
索书号:I247.5/334-4:2 

馆藏地:冀图邮书;中文外借

推荐理由:

作为历史小说的巅峰之作,《李自成》(第二卷)以明末农民起义为背景,生动再现了李自成从起义领袖成长为一代枭雄的历程。姚雪垠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李自成与明军的激烈对抗,同时深入探讨了起义军内部的政治斗争与策略调整。作品不仅展现了人民在压迫下的反抗精神,更通过李自成、崇祯皇帝等人物的多面刻画,揭示了历史进程中的复杂性。其“对人性、权力和理想的深刻探讨”,使小说成为“对历史的一次生动重现”。

 

5. 《芙蓉镇》

 

作者:古华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1 

ISBN:9787020099641
索书号:I247.5/989-5

馆藏地:冀图邮书;中文外借

推荐理由:

《芙蓉镇》以湘南小镇为背景,通过女摊贩胡玉音、“右派分子”秦书田等人在“四清”到“文革”中的遭遇,深刻反思了中国当代社会近20年的历史变迁。古华采用编年史手法,将个人命运与时代风云紧密结合,通过芙蓉镇上的风风雨雨,展现了各式人物在历史面前的真实面目。作品被誉为“一幅寓政治风云于世态民情的风俗画”,既是对极左路线的批判,也是对人性光辉的讴歌,其“严酷之中见深情”的叙事风格令人动容。

 

6. 《冬天里的春天》

 

作者:李国文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1 

ISBN:9787020106561
索书号:I247.57/1911-4

馆藏地:冀图邮书;中文外借

推荐理由:

《冬天里的春天》以革命干部于而龙回乡三天两晚的经历为引,追溯了从抗日战争到粉碎“四人帮”四十年的社会变迁。李国文通过时空交错的叙事技巧,将于而龙的现实调查与革命回忆交织,展现了人性在历史洪流中的复杂多面。作品中既有于而龙夫妇的英勇坚韧,也有反派王纬宇的权力堕落,形成鲜明对照。小说被誉为“历史与人性的交响”,其“深邃的主题、鲜活的人物”赢得了广泛赞誉,是一部“既能了解革命历史,又能感受人性伟大”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