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共享书房”打造社区阅读新生态
2025年04月23日
本报讯 (记者 郭莉萍 实习生 张鑫怡)4月21日,建安街道荣景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的“守正共享书房”内,传出阵阵读书声与老师清晰的讲解声,社区志愿者高月娟在此带领学生开展线下读书会,她以《论语》为引,带领孩子们逐句研读经典。孩子们时而皱眉思索,时而轻声跟读,踊跃分享感悟,沉浸在浓厚的书香氛围中。
“守正共享书房”是河北省图书馆、共青团长安区委、河北省青少年社区教育服务中心于2024年1月联合发起的社会公益项目,是由共青团依托“青年之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社区公共场地打造的共享阅读书房,为居民提供共享阅读空间。截至目前,已在阜康街道栗新社区、建安街道荣景园社区、胜北街道国赫天著社区等22个社区,成功搭建起阅读平台,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的阅读服务。
读书会结束后,荣景园社区工作人员与河北省青少年社区教育服务中心社工立即投入书籍整理工作中,将阅读会上使用的图书逐一扫码、归位。期间,有小朋友前来借阅书籍,工作人员边递上借书申请表指导填写,边介绍“咱们借阅期是两周,如果没看完,可以在‘守正共享书房’微信小程序上进行续借,延长阅读时间。” 在工作人员的悉心讲解下,小朋友顺利完成借阅流程。
记者登录“守正共享书房”微信小程序看到,书房类目涵盖了思想品德教育、文学名著、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八大类,绘本、漫画等特色读物也应有尽有。每本图书均标注书籍编号与所属站点,对于想借阅的书籍,只需轻点旁边的“预约”按钮,系统便可保留48小时,随时可到书房取书。小程序也可以清晰查看到各站点图书情况,若所在小区缺少心仪书籍,可申请从其他小区调拨,实现资源的跨区域共享,真正让书籍在社区间流动起来。
河北省青少年社区教育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刘勇介绍,“守正共享书房”采用闲置图书回收再利用模式,号召家庭、学校、单位盘活存量书籍,书房书籍主要来自学生群体捐赠。同时,社区与石家庄市实验小学、石家庄市长征街第三小学联动,鼓励家庭捐赠闲置书籍,社区每月定期开展“读书漂流”活动,为孩子们搭建起常态化的图书捐赠平台。
捐赠书籍抵达站点后,由社区工作人员、河北省青少年社区教育服务中心社工与大学生志愿者分工协作,完成贴码、分类、录入小程序等工作。经河北省图书馆专业消杀处理后,正式“上架”,供居民借阅。
“我们家平时爱给孩子买书,但儿童读物更新快,家里闲置图书越积越多。自从社区有了共享书房,孩子经常参与捐书活动,既能给其他小朋友分享好书,又能让家庭闲置书籍发挥更大价值!”胜北街道国赫天著社区居民李女士说,“守正共享书房”让捐赠书籍者也是受益者,“以前想读书只能花钱买,现在能在社区轻松借到,既节省资源又方便,真正实现了阅读资源的良性循环。”
如今,“守正共享书房”是社区居民闲暇和学生在放学之后休息看书的静心场所,也是定期举办丰富的线下活动,满足社区居民学习交流的平台。各社区站点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以阅读为核心,不断拓展活动形式,通过举办多样化阅读推广活动,吸引众多家庭参与。
守正共享书房建安路社区站为拓宽社区小读者对农作物的认知,主动对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河北省气象局、石家庄市植物园等社会爱心单位,深入宣传共享书房建设意义,吸引多方力量加入。科普盛宴让孩子们收获了书本中没有的内容,也激发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
作为社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守正共享书房”以创新模式推动家庭藏书“活起来”,持续为居民输送丰富精神食粮。依托“读书漂流、全民阅读”理念,河北省青少年社区教育服务中心负责人王二伟介绍,未来将进一步深耕该项目,全力把“守正共享书房”打造成居民学习的前沿阵地。让书籍从家庭到社区,从个人到共享,从读书到活动,营造社区读书环境,掀起社区读书热潮,让书香溢满社区,使社区共享书屋真正成为居民的精神“加油站”。
来源:石家庄日报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