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出:河北省图书馆“书海寻宝”公共阅读推广系列活动——打造“馆+店+社”新型阅读推广服务平台
公共图书馆作为未成年人社会教育的重要基地,是少年儿童课外阅读和自学的主要场所,对学校教育起着补充、延伸、深化的作用。未成年人作为国家的未来,是我馆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我馆为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培养其阅读兴趣,联合书店、学校、社会等主体打造“馆+店+社”新型阅读推广平台,举办“书海寻宝”阅读推广品牌活动,为青少年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服务。
一、“书海寻宝”项目介绍
(一)“书海寻宝”常规活动
“书海寻宝”常规活动包括知识抢答、书海寻宝和闪借图书三个环节。知识抢答环节主要通过线下的方式举办,根据活动主题,设置10—50道科普性问答题目。答题环节则是抢答的形式,在现场的读者都可以举手进行回答。知识抢答的内容涵盖科普知识、少年先锋队主题知识、消防知识、图书馆和图书的基本知识、典籍知识和爱国诗词等等,不仅普及了相关知识,更加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书海寻宝环节主要通过线下方式开展,活动形式为由我馆工作人员依次介绍图书的相关位置信息和一般规律、“寻宝”规则和注意事项,帮助未成年人了解图书的外部特征以及查找图书的方法,进而根据书目信息条上的书架号、书名、书号、定价等信息找到目标图书,通过自行找书环节,加深学生们对书籍知识以及图书归类摆放规则的理解和掌握。
在闪借图书环节中学生们可以自由选取想要借阅的图书,之后在家长和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深度阅读,培养其阅读能力。图书馆也可以通过借阅信息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阅读喜好和兴趣。
(二)“书海寻宝”基层活动
2024年1月17日至18日,按照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统一部署,河北省图书馆赴临城参加河北省第28届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服务工作,将“书海寻宝”活动下基层,助力城乡全民阅读一体化建设,活动效果显著,获得一致好评。
在活动准备前期,河北省图书馆工作人员发现临城县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薄弱,资源较少。根据实际情况,团队对本次“书海寻宝”活动环节进行调整,以适应本地现状。活动中,知识抢答环节替换为给同学们普及书籍知识,通过互动,给同学们讲述了书是如何发明的,激发同学们的好奇心。针对基层未成年人在小学阶段可能会遇到的身心问题,团队将闪借图书环节替换为给参与活动的同学们发放第十八届文津奖获奖作品《我的,我的》一书。这本书是一本“生命教育”主题的儿童小说,作者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诗一般的语言讲述一个九岁男孩的内外世界,关于告别,关于爱。
(三)“书海寻宝”特别活动
根据往期活动效果反馈,我馆对“书海寻宝”活动进行完善与升级,推出“共庆盛世中、书海寻宝时”特别活动以及 “旅在四冀,游于书海——文旅融合主题书海寻宝活动”,在活动中新增加两个环节:爱国大课堂、科普小讲堂。
在爱国大课堂中,我馆组织参与活动的学生们共同观看了爱国诗歌《过零丁洋》的精讲小视频,带领同学们领略文天祥的忠贞不屈,誓死报国的凛然之志,学习古诗中的重点词句以及古诗的基础知识,观看结束后设置有奖问答环节,回顾并巩固了所学知识,进一步激发爱国热情。在科普小讲堂中,我馆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图书变黄的秘密,普及了日常如何保护图书的小技巧,帮助同学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之余了解图书、保护图书。

旅在四冀,游于书海——文旅融合主题书海寻宝活动向同学们介绍了河北历史文化及地貌特点;普及了我省以建设现代化旅游强省为统领,着力构建“一体两翼五带”的行动目标;播放了以“五带”为主题的宣传片,同学们在欣赏优美景色的同时,加深了对我省发展目标的认识。
二、“书海寻宝”项目社会评价
“书海寻宝”系列活动至今累计吸引千余人次参与,社会反响良好,服务效能显著。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绘制了手抄报、家长及校方纷纷寄来感谢信,对“书海寻宝”活动表示肯定。


“书海寻宝”开展三年来,屡获嘉奖,行业认可亦彰显文化服务价值,在2023年11月19日举办的消防日主题“书海寻宝”活动中拍摄的短片,成功入选“书从国图来·悦读在身边”好书共读活动15部展播作品名单;在2024年1月19日晚举办的“图书馆人奇妙夜”上,“书海寻宝”活动成功入选炫彩项目。在“三下乡”集中服务主题活动中,更是吸引《人民日报》、河北新闻联播、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临城县委宣传部、临城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等媒体公众号进行了宣传报道。在2023年全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中,入选示范项目名单;


我馆通过组织开展“书海寻宝”系列活动,拓展未成年人校外教育空间,提升未成年人对于图书馆的认识与理解,激发未成年人对于阅读以及知识的兴趣;并且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明确公共图书馆在社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履行公共文化设施差异化服务的职责,改变人们对于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认知,让图书馆再次走进大众的视野,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作者:马丽娟,河北省图书馆采编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