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政策,推广大运河文化,推动区域协同发展,运河沿线八省图书馆共同开展线上共读活动,以运河代表作家王梓夫的长篇小说作品《梨花渡》为载体,通过改革年代里的运河传奇故事感悟大运河的时代命运,开启运河文化的时空对话,深化读者对运河文化的理解,促进区域文化交流。
一、活动主题
千年运河 万里书香——运河文化的时空对话
二、活动组织
活动主办:天津图书馆
联合主办:首都图书馆、河北省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河南省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浙江图书馆
三、活动形式
以微信小程序“田田阅读”为核心载体举办线上共读活动。
四、参与方式:
AI伴读:天津图书馆AI馆员“书香”作为领读人,提供文化背景讲解与听书模式。
实名制参与:读者需实名制或手机验证登录方可进入共读。
阅读打卡及书评:后台记录阅读时长并在在阅读完成后生成阅读报告,提供撰写书评功能。
五、奖励机制:
基础奖励:连续打卡满30天或完成全书阅读,赠送纪念品。
优质奖励:从阅读完成并分享读后感的读者中评选10名优秀读者,赠送精美礼品。
六、书目内容简介
《梨花渡》是作家王梓夫创作的一部长篇现实主义小说。作品以京杭大运河为背景,聚焦改革年代中运河畔的城镇梨花渡,通过描绘其三十年的变迁,展现了中国社会在现代化浪潮中的文化冲突与人性嬗变。
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三四十年间的大运河边城镇梨花渡,经历了20世纪的中国激荡波折的一次改革大潮。生活在梨花渡的农村妇女罗淑慧作为全书的灵魂人物,是大运河当代命运的重要见证者。她的每一次命运的重大转型都是根基于大运河浇灌下的社会土壤,她性格的变化是梨花渡几十年走过的一条成长、革新与回归的缩影。
大运河绵延千年,惠泽了千里沃野。王梓夫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运河人,《梨花渡》创作亦倾注其半生积累。对于运河的风俗掌故、一草一木,他在抒写之时感情自然而炽烈。《梨花渡》中的大运河是粗犷的、世俗的,不带“杏花春雨江南”的妩媚与温婉,而是人间烟火气十足的。作者再现了一个运河文化孕育出的村镇千年一脉的古朴情致,讲述着这片梨花渡30年来的前世今生。
七、作者简介:
王梓夫,北京通州人,国家一级编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理事,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创作室主任,现为通州大运河文化研究会会长、通州区文联名誉主席。他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长期致力于大运河文化的研究与文学创作,被为“漕运史公”。其作品以深厚的历史积淀、生动的民俗描写和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著称,代表作包括“漕运三部曲”及长篇小说《梨花渡》等。作品曾获得多种奖项,例如长篇小说《漕运码头》获北京市庆祝新中国成立55周年优秀作品奖、第二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
八、线上共读活动参与方式说明
1.进入共读活动平台:读者通过扫描小程序链接进入“田田阅读”活动平台。
2.在出现的活动介绍界面里,读者可以点击“书香” 了解运河文化和活动详情。
如果想要参加活动可点击页面上的【活动入口】按钮,注册登录进入共读界面。
3.共读页面中既有对长篇小说《梨花渡》的介绍,也有其他关于大运河优秀好书的推荐。感兴趣的读者可直接点击图书封面开始阅读。
其余运河图书:
作者王梓夫的漕运三部曲《漕运码头》、《漕运古镇》、《漕运船帮》
《大运河的变迁》
《顺着运河来看海》
《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
《千里走运河——运河城镇笔记》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生态带、旅游带建设典型案例汇编》
《行走大运河》
4.点击【开始阅读】即可开启本次共读活动的阅读之旅:
读书页面中读者可以通过页面下方目录、书签、字体等选项对阅读进度、界面等进行调整。
在页面连续阅读15min即可完成今日阅读打卡。
此外为方便读者阅读,本次活动还提供听书模式。
5.在【我的记录】中,读者可以看到签到情况、阅读总时长等自己的阅读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