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金蛇献瑞,福满乾坤——春节主题图书推荐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中华民族传统信仰、民俗礼仪的“集大成者”,已成为世界普遍接受、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数千年来,春节不断维系和强化着个人、家庭和国家的情感纽带,对中华文明的绵延赓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表达,是民族精神的集中展现。2024年12月2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成就更体现了春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人文与自然积淀,是窥探先民生活、感悟先人智慧、挖掘文化内涵的宝贵资源,更是见证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赓续发展和繁荣壮大的“活化石”。

      为此,我们特别策划了春节主题图书推荐,以飨读者,一同品味民俗之魅力、传统之意蕴、佳节之盛景。旨在通过文字的力量,从历史渊源、风俗民情、美食文化等多个维度带领读者走进春节,引领读者穿梭千年文化长河,细品中国人共有的年味记忆。为方便读者借书及阅览,所有专题图书均已上线“冀图邮书”微信小程序,一键借阅,送书到家。

      乙巳蛇年将至,让我们翻开书页,在阅读中共同感受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自豪,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现代社会中寻找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根与魂,共同守护这份属于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值此新春佳节将至之际,让我们一起祝愿祖国繁荣昌盛,祝福读者朋友们阅读愉快,共庆盛世!

 

给大人看的过年书

1.《春节》——一本关于春节的国民知识读本,体悟中国人在时间长河里的生生之韵

题名:春节

责任者:萧放著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

索书号:K89/52

馆藏地:中文外借;冀图邮书

推荐理由

本书中,作者以一年的轮回为切入点,解读中国人在时间的终极仪式中蕴含的情感、愿望、伦理和信仰;讲述了春节在其三千多年历史中的演变历程;进而以微观的视角,完整再现了一个传统中国人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的完整的过年历程;并在最后综合展示了春节在海外的节日现状,盘点全世界超过20亿人庆祝中国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年头岁尾的时间更替中体悟节日韵味。全书共4大章节,精选50幅高清古画,辅以300多条史料,帮助读者春节在辞旧迎新的周期变化中发现亲情、人际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美学,为庸常的日子,赋予节日的诗意。

2.新年风俗志——记忆中的新年风俗,哪一种是你年年不忘的?

题名:新年风俗志

责任者:娄子匡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索书号:K892.1/6-2

馆藏地:中文外借;冀图邮书

推荐理由

“年”是团圆、仪式与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源泉,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年俗是我们文化的代表。根植于传统的文化总是在时间中渐趋笼统,细节与多样性才是鲜活生命力的保障。本书前后历时35年收集、整理,收录21省41地区近 500 种新年风俗,真实再现传统年味,内容涵盖广泛,通过对新年风俗的记述,客观记录清末民初中国家庭、社会的缩影,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人更了解自己 

 

 

3.中国年:正在消失的记忆——从腊八一直到二月二,每天都有好故事

题名:中国年:正在消失的记忆

责任者:王封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索书号:K892.18/39

馆藏地:中文外借;冀图邮书

推荐理由

本书以说书讲故事的方式,生动讲述了中国传统广义上的春节长达五十余天的民间习俗和掌故传说。从腊月初八一直到来年的二月初二,每天都蕴含着知识。本书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是一部系统介绍“中国年”的通俗读物。腊八节是源于佛教还是中国的土产?灶王爷、灶王奶奶究竟是谁?除夕的饺子有什么说道?初二的姑爷之间为什么总是产生故事?初三为什么不能出门?元宵节有什么来历?为什么说元宵节是中国的情人节和狂欢节?……这些有关“中国年”的疑问都会在书中找到答案。

 

4.中国菜——中国人的吃,不仅是一日三餐,更是数千年来口舌相传的文化智慧

题名:中国菜

责任者:陈纪临,方晓岚编著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5月

索书号:TS972.182/301

馆藏地:中文外借;冀图邮书

推荐理由:

除夕夜里,每一个中国家庭都要共享一年里的最后一餐——“年夜饭”,对于中国人来说,年夜饭不仅象征着阖家团圆,更寓意着吉祥喜乐。本书从国宴大餐、平民风味到名厨私飨,从各地区、各民族的菜系源流到蕴藏于其中的历史掌故,这里有我们对于饮食的共同记忆698道征服全世界味蕾的中国菜谱,涵盖冷盘、肉菜、海鲜、细点、主食、汤羹……既有精细考究的宴会大餐,也有烟火气十足的庶民美食。厨房案头有这样一本书,何愁烹饪不出一桌饕餮盛宴。

 

 

5.中国楹联——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的容颜。

题名:中国楹联

责任者:彭鑫、冉微著

出版社:河海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

索书号:I207/172

馆藏地:中文外借;冀图邮书

推荐理由:

春联,又称“春贴”“门对”“对联”“楹联”,是过年时喜庆元素中一个种类。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中国人过春节时的重要习俗之一。本书主要从楹联的萌芽、发展、 成熟、繁荣的过程来展现其发展轨迹,并对楹联的概念、特性、分类、修辞、格律、创作、鉴赏等方面进行介绍,还选录了上百副名联进行简要赏析 ,以展现中国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独特产物所体现的社会功能、文学价值以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给小孩看的过年书

1.过年——文学大家丰子恺笔下的节日绘本,感受中国传统节俗之美

 

题名:过年

责任者:丰子恺著,田恭绘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日期:2021年

索书号:I287.8/1020:1

馆藏地:少儿借阅;冀图邮书

推荐理由:

  “新年是一个极盛大的欢乐时节,一切空气温暖而和平,一切人公然地嬉戏。没有一个人不穿新衣服,没有一个人不是新剃头。尤其是我,正当童年时代,不知众苦,但有一切乐。”《过年》是艺术大师丰子恺的散文名篇,朴实真挚,情感深厚。原汁原味的,中国年味儿,唤醒中国人内心深处 温馨的回忆。本书是《过年》绘本版,新锐画家倾情绘制中国风插画,用质朴平实的绘画手法表现平凡的岁月深刻的记忆,唤醒心底的温暖与情感。

2.北京的春节——“人民艺术家”老舍的散文名篇,古老的年俗,不变的年味

题名:北京的春节

作者:老舍著,于大武绘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9月

索书号:I287.5/850

馆藏地:少儿借阅;冀图邮书

推荐理由:

本书选自“人民艺术家”老舍的散文名篇,主要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老舍先生用充满北京味的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画家于大武以国画的笔法,艺术还原了老舍先生笔下的老北京,呼唤起“春节”在中国人心中的集体记忆。

 

 

 

3. 团圆——全家人在一起,就是最美好最幸福的事情。

题名:团圆

作者:余丽琼著,朱成梁绘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索书号:I287.8/727

馆藏地:少儿借阅;冀图邮书

推荐理由:

人们盼过年,盼的就是团圆。他们早早准备好年货和一份团圆的心情,日盼夜盼那个离家的人早日归来。而背井离乡的游子们更是归心似箭,他们收拾好行囊,一路车马劳顿,为的是除夕与故乡亲人的团聚。本书以3岁女孩毛毛的口吻写的自己的亲身经历的故事,是真正意义上的关于春节团圆的故事。作者将民族传统文化、现代生活内涵、儿童心理情感恰切而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团圆》成为一部具有人情味、历史感、艺术美的感人作品。

 

 

4. 新年真好——愿“新年”的暖,驱散你冬日的寒

题名:新年真好

作者:孟宪明著

出版社: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

索书号:I287.8/727

馆藏地:少儿借阅;冀图邮书

推荐理由:

这是一部发生在春节乡村中如童话般美丽的作品,书写了城乡孩子之间的理解和友爱。城里的小客人莫非来了,他带了一架遥控飞机。这架飞机惊羡了整个村子,既改变了村中孩子间的关系,也为竹叶兄妹赢得了尊重。正值新年,贴春联,放鞭炮,穿新衣,发压岁钱,莫非在竹叶的泪水里明白了她小小的心曲。经过一阵内心搏斗,莫非卖掉了心爱的遥控飞机,帮助竹叶实现了上学的愿望。作者用质朴的语言讲述了浓浓的乡村年味,深深的少年情谊。

 

 

5. 到成都去过年——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题名:到成都去过年

作者:袁晓峰著,涂倩文绘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

索书号:I287.8/1606

馆藏地:少儿借阅;冀图邮书

推荐理由:

成都仿佛一座富矿,琳琅美食、古代遗迹、特色文化,还有软糯的熊猫“团子”,无不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各地的人们。对于没有到过成都的孩子来说,第一次去成都过年会是怎样一种经历?本书跟随第一次到成都过年的兰兰的脚步,逛年货市场,品四川美食,闻见蜡梅的清香,看到正宗的川剧变脸表演,触摸能带来好运的喜神石。一场归乡之旅,展示了成都的声色味道,以及有趣、有温度的民俗文化,让读者感受了多感官、立体化的阅读体验,对中国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欢迎读者朋友们扫码借阅。

 

 

 

 

 

 

 

 

                                             

 

 


春节主题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