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我观书”读书会|第十七期 “我读过的一本好书”成功举办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84日,第17“我观书”读书会在河北省图书馆多功能厅成功举办。本次读书会“我读过的一本好书”为主题,邀请书友们欢聚一堂,在悠悠夏日总结分享今年上半年读过的好书。

 

11位读者先后分享了涵盖文学、历史、美学、管理等内容多样的书籍,他们将对知识的憧憬、历史的思考、家庭的温情、老年生活的感悟、阅读的收获娓娓道来,使“我观书”读书会现场成为一个“生命体验场”,每个人在这里得到深度思考、找到情感共鸣。

此次读书会分享内容有《冬牧场》《敦煌奇幻旅行记》《爱的艺术》《宋徽宗》《暮色将近》《谈美》《清单革命》《断舍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9本书和《书中江山万里》《我的读书之旅》2项“阅读观”主题分享。

 

 

翟林芝分享了李娟的首部长篇纪实散文力作《冬牧场》。这本书记述了2010年作者跟随哈萨克牧民深入阿勒泰冬季牧场的点点滴滴。翟林芝赞美了牧人们在苦寒的环境中辛勤劳动、热爱生活的乐观态度和温暖美好的感情内核。

 

王一涵小朋友分享的《敦煌奇幻旅行记》,以敦煌地区为背景,通过虚构的怪兽故事,把敦煌知识糅合进新奇刺激的奇幻冒险故事中,是一部富有想象力和吸引力的儿童文学作品。

 

李廷涛在分享《爱的艺术》时说到,他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心理变化,通过重读这本书,开始反思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在这本书里,他领会到爱是一门艺术,爱是体验而非展示。在与亲人的相处中,我们要学会克服“自恋心理”,不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亲人,学会尊重亲人的个性与尊严,学会正确去爱。

 

 张慢慢分享了读《宋徽宗》的体会。她从宋徽宗的继位经历,书法作品、绘画作品和古诗等艺术成就,以及他作为皇帝对于北宋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解读,提出了自己关于宋徽宗的一些独特看法和对宋徽宗批判观点的思考,引导读者更加客观全面地了解历史、了解宋徽宗。

 

 刘耘谈了《暮色将近》带给她的人生感悟。这本书是英国传奇女编辑戴安娜·阿西尔在退休后创作的一份诙谐坦荡的老年手记。衰老凋零是每个人不可逃脱的命运,优雅地度过这一时期是每个人所向往的,戴安娜勇敢而优雅地步入老年,努力认识并接纳死亡之路上面临的种种困难。刘耘老师通过读这本书,对“变老”这件事情感到释然。

 

马彦娇分享了朱光潜的《谈美》。她认为审美很重要,学习美学对于人的成长具有重大作用;艺术的生活就是有“源头活水”的生活(生命力),人生需要艺术,需要美学,艺术与美学可以为生活带来希望与活力,我们需要将生活艺术化。

 

戎攀英通过《清单革命》,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持续、正确、安全地把事情做好。清单革命是一场观念变革,清单从来都不是大而全的操作手册,而是人们通过理性选择关键内容后创造的思维工具。清单革命的行事原则包括权力下放、简单至上、人为根本和持续改善。最后她呼吁让使用清单成为一种习惯。

 

王雪敏谈了《断舍离》带给她的人生启迪。断舍离是一种人生整理观念,就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她分享了自己在对家中物品“断舍离”的过程中,与自己对话,了解自己,让自己获得能量的经历。

 

 

牛飞分享了《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这本书是朱光潜先生写给青年朋友的信,对青少年关心的话题——读书、升学、作文、做人、修身等做了亲切而全面的探讨。牛飞谈到了这本书对自己影响以及自己几年来的阅读心路历程。

 

除了单本好书的分享之外,还有热情的读者朋友对自己的阅读经历做了回顾。高健以《书中江山万里》为题,对自己今年的阅读情况做了年中回顾,与大家分享他的阅读工具、方法和技巧,畅聊自己在阅读中的心得体会。

 

拾棘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十年炙热真实的阅读之旅,谈到自己如何养成阅读体系和习惯,带领大家一起领略那些经典的作品和文字。

此次“我观书”读书会,书友们分享的图书质量高,分享过程感情真挚而充沛,同时分享内容之间多次相互印证,让情感共鸣达到高峰。

“我观书”读书会参与方式

真心喜欢读书和分享交流的读者可添加微信号15633820796,备注:我观书,加入“我观书读书会读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