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守正书房的第十六期戏曲研习堂上,来自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的武丑演员张新杰为到场的读者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戏曲丑角艺术分享。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戏曲爱好者和正在学习戏曲的小演员参与,共同感受丑角艺术的独特魅力。

活动伊始,张新杰为读者们展示了精彩的变脸表演,令人眼前一亮。他灵活运用戏曲中的变脸技巧,通过快速变换面具和化妆,呈现出一个个截然不同的角色形象。在场观众纷纷拍手称赞,对这种独特的表演形式产生了浓厚兴趣。


随后,张新杰详细讲解了丑角在戏曲中的表演艺术。他指出,丑角在戏曲表演中具有独特的地位,既要表现幽默滑稽的形象,又要展现出扎实的基本功。正在学习戏曲的小演员为在场读者表演了戏曲“小放牛”的片段,张新杰展示了矮子功、念白、身形步伐等丑角基本功,让观众们对丑角的表演技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现场互动环节,张新杰指导到场的读者练习丑角的基本功。观众们参与积极,张新杰教的认真,在欢笑和掌声中,到场读者纷纷表示受益匪浅。通过张新杰的悉心指导,大家对丑角的表演艺术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对戏曲文化的内涵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本次活动不仅让读者们感受到了戏曲艺术的魅力,还进一步推动了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张新杰的精彩分享为戏曲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丑角艺术的机会,也为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的演员与戏曲爱好者之间提供了一个互动和交流的平台。

通过这次活动,大家深刻体会到了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和丑角表演的独特韵味。这不仅是一次深入了解和学习戏曲的机会,更是一次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盛宴。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戏曲研习的队伍中来,共同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总的来说,守正书房“戏曲研习堂”(第16期)的活动是一次成功的艺术分享盛宴,也是一次深入了解和学习中国戏曲文化的机会。在此,我们感谢张新杰先生的精彩分享和指导,河北省图书馆守正书房会继续为广大读者举办更丰富的优秀戏曲沉浸式活动,为大家的生活带来更多的艺术享受和文化滋养。
省图守正书房特别为此次活动精心挑选了30册“戏曲类”专题图书,编制推荐书目,引导读者深入阅读。
河北省图书馆馆藏“戏曲类”专题图书书目
序号 |
书名 |
作者 |
出版社 |
索书号 |
1 |
河北梆子音乐 |
邵锡铭 |
河北省戏曲研究室 |
J643.522/2 |
2 |
河北梆子简史 |
马龙文,毛志达 |
中国戏剧出版社 |
J825.22/18 |
3 |
振兴河北梆子论文集 |
河北省文化厅艺术处 河北省文化厅振兴河北梆子办公室 |
编者 |
J825.22/6:1 |
4 |
河北梆子唱片选曲 |
天津市河北梆子剧团 |
音乐出版社 |
J642.41/5 |
5 |
河北梆子名家唱腔选集 |
景玉光 李金泉 |
中国戏剧出版社 |
J643.522/12 |
6 |
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走过五十年 |
王晓英 |
[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 |
J892.4/8 |
7 |
河北梆子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
于元 (科普) |
吉林文史出版社 |
J825.22/11 |
8 |
金声天韵 河北梆子艺术展 |
河北博物院 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 |
河北教育出版社
|
J643.522/9
|
9 |
河北梆子音乐概论 |
吕亦非 |
人民音乐出版社
|
J617.522/2
|
10 |
中国戏曲脸谱欣赏 河北梆子 |
韶华 刘韦 |
人民音乐出版社
|
J815/11:1
|
11 |
齐花坦与河北梆子 人民的艺术家 |
周喜俊 |
河北教育出版社
|
K825.7/334.2
|
12 |
陈三两 陈三两河北梆子 宝文堂戏曲唱本丛书 |
河北艺术学校 |
宝文堂书店
|
J643.522/7 |
13 |
河北梆子移植革命现代京剧《红色娘子军》主要唱段 |
河北省河北梆子音乐唱腔研究室 |
河北人民出版社
|
J642.41/3
|
14 |
戏曲乐谭 |
宋运超 |
贵州民族出版社 |
J617.573/1 |
15 |
河北戏曲资料汇编 中国戏曲志 河北卷 |
中国戏曲志河北卷编辑部 |
《中国戏曲志》河北卷编辑部 |
J809.2/105:2 |
16 |
戏曲与戏曲文学论稿 |
沈尧 |
中国戏剧出版社 |
I0-53/10 |
17 |
戏曲剧本丛刊 |
中国戏曲研究院 |
中国戏剧出版社 |
I230.7/23:1 |
18 |
戏曲表演做功十技 |
万凤姝 万如泉 中国戏曲学院 中国戏曲学院附中 |
中国戏剧出版社
|
J812.2/3 |
19 |
戏曲导演技法谈 |
余笑予 |
中国戏剧出版社 |
J811/14 |
20 |
戏曲音乐思考 |
何为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J617/16 |
21 |
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 |
隗芾 吴毓华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I207.37/56 |
22 |
戏曲优伶史 |
孙崇涛 徐宏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J809.2/111 |
23 |
红梅记 |
周朝俊 王星琦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I237.2/10 |
24 |
冬青树 |
蒋工铨 邵海清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I237.2/14 |
25 |
文成公主 |
许宝驹 翁偶虹 |
北京出版社 |
I236.53/2 |
26 |
陈谷虞文存 |
俞永杰 |
文汇出版社 |
J82-53/26 |
27 |
中国古典小说戏曲论集 |
赵景深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I206.2/120 |
28 |
河北地方戏曲剧目选 |
河北省戏曲研究室 |
花山文艺出版社 |
I236.227/2 |
29 |
戏曲行业民俗研究 |
宋希芝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J82/33 |
30 |
中国戏曲声腔源流史 |
廖奔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J617.12/1 |
守正书房“戏曲研习堂”往期回顾
期数 |
时间 |
戏曲阅读推广人 |
内容简介 |
1 |
5月27日 |
郝士超 |
分享自己的30年从艺之路 |
2 |
7月8日 |
邱瑞德 |
河北梆子古老戏曲的唱腔板式和近年来创新发展历程。
|
3 |
7月15日 |
齐卫锋 |
石家庄丝弦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流派艺术 |
4 |
7月22日 |
林娜 |
“京剧花衫”历史渊源和艺术特色,京白和韵白的表现形式。 |
5 |
7月29日 |
孙娜 |
“闺门旦”专场结合戏曲道具、服装与读者互相分享家乡戏曲表演的起源和精髓。 |
6 |
8月5日 |
张通 |
“老生专场”结合“生、旦、净、丑”、“一桌二椅”等京剧知识,解读戏曲程式化表演。 |
7 |
8月12日 |
郝士超 |
结合《林冲夜奔》、《野猪林·白虎堂》、《瓦桥关·血战瓦桥》等经典河北梆子曲目,为读者讲解河北梆子家乡戏中武生的魅力 |
8 |
8月19日 |
宫文强 |
结合矮子功、吞面、顶灯、变等戏曲绝活了使读者了感受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
9 |
8月26日 |
吴桂云 |
讲解河北梆子中老生的唱腔,分享一名戏曲艺术家的从业历程和一行当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
10 |
10月28日 |
邱瑞德 |
分享第十六届“文华大奖”获奖剧目、大型现代梆子戏《李保国》的创排过程。
|
11 |
11月4日 |
李德全 |
讲解河北梆子主奏乐器板胡,在戏曲创作尤其是音乐创作的过程中起着怎样的重要作用,以及不同曲牌表达的情绪变化和河北梆子唱腔的相关知识。
|
12 |
11月11日 |
宫文强 |
讲解生、旦、净、丑等角色的特点与风采。为现场读者画脸谱,沉浸式体验角色。 |
13 |
11月18日 |
林娜 |
结合《霸王别姬》、《贵妃醉酒》、《昭君出塞》讲解戏曲的基本知识和青衣表演的艺术特点,教授读者京剧基础的手眼身法步。 |
14 |
11月25日 |
张通 |
结合戏曲专业学生在课堂上必学科目和相关专业知识,由学员们现场展示,带领现场读者走近京剧艺术。
|
15 |
12月2日 |
孙娜 |
沉浸式体验“闺门旦”感受戏曲文化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