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一路寻觅,雪月风花,千山暮霭,一草一木,一花一世界,皆有故事。古典散文,是古人心灵的映照,是岁月静好的诗篇,它们或抒发胸臆,或描绘风景,或讲述哲理。诵读古典散文,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感受那古人的喜怒哀乐,聆听那古老的琴韵,与古人一同领略一池春水,一剪斜风,一片落红的诗意美景以及人生的百态。
“冀图读经典”阅读推广活动之2023年度“拾秋读经典”共读古典散文活动,联合河北省图书馆学会、首都图书馆、天津图书馆、河北省科技文化场馆联合体阅读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支持。本期活动共征集到来自全省各地报名的400多个领读视频,从中选拔10期优秀领读视频已发布在河北省图书馆微信视频号。与此同时,在文化志愿者诵读古典散文视频领读下,自9月1日起至10月31日,1240余人参与线上每日诵读打卡。活动结束后,为文化领读志愿者和跟读打卡排行榜前30名的读者分别准备了“拾秋读经典”定制纪念品。
为进一步巩固和总结“拾秋读经典”活动的阅读成果,同时也为读者朋友们线下再相聚,11月26日,“我观书”读书会暨“拾秋读经典”主题分享会在我馆多功能厅举办,本次活动邀请了众多共读古典散文的读者朋友,一起“悦”读、“悦”分享古典散文。
以我观书,多角度分享古典散文
追寻古典散文趣味,找到属于自己的桃花源。现就职于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的李廷涛老师向我们分享了他阅读古典散文的经验,整个过程轻松愉快,在欢乐的同时也让各位读者听众收获了很多。他向我们详尽地讲授了读书的“三步法”——起、行、愉悦,这三部分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唯有如此,方可体味文学之美。之后又向我们细致地教授了“二T”脚法、“五读俱全+三到”法等阅读方法,并以解析《桃花源记》为例向我们生动浅显地讲述了古典文学背后的趣味。李老师讲述的方法对其他读者阅读古典散文提供了引导与启发,为我们发现经典以及经典之外的美提供了多种思路。
随后,两位书友进行了有关古典散文的特别分享。其中,“我观书”读书会的一位老朋友翟林芝,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岳阳楼的历史与范仲淹的生平事迹,并针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句话的背后不仅是范仲淹笔下的“古仁人之心”,更是他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与担当。紧接着,书友郝欣做特别分享,她从古体散文的现代意义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古典散文的魅力,在此期间,她通过讲述一个个小故事和解读诸多名家观点,让讲授过程平白浅显,有趣生动。
在古典散文的学习过程中,朗诵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接下来,刘若琳等七位读者依次进行了精彩纷呈的古典散文现场朗诵。从周敦颐的《爱莲说》,到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再到白居易的《琵琶行》......最后再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朗诵者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朗诵,将每篇古典散文的思想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与作者在作品中相遇,演绎出古典散文的美。
经典,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美,而美,本身就是一种价值。相聚的时间总是很短暂,但是就在这短暂的两个小时内,大家通过各个环节的活动领略了古典散文之美,深刻体会到了阅读的意义,寻到了文学的趣味。
坚持诵读经典,我们一直在路上
每一秒光阴,都有声音;每一部经典,都被铭记。用声音传诵经典,诵读是对经典的再次创作和致敬,欢迎更多的读者朋友与我们一起共读经典。至此,2023年度“拾秋读经典”共读古典散文活动完美收官,“猫冬读经典”我们再见。
“我观书”读书会参与方式
真心喜欢读书和分享交流的读者可添加微信号15633820796,备注:我观书,加入“我观书读书会读者群”。
此次读书会影像执行、文字编辑、现场执行等工作由“我观书”阅读推广文化志愿者项目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的志愿者团队参与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