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我观书”读书会|第11期“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活动侧记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每一本书都是一扇门,能带我们通往更加辽阔的世界。在阅读的世界中,每个人都是同行者,我们可以聆听他人的故事见闻,触碰声音的魅力,体味文字的奥妙。10月28日,第11期“我观书”读书会“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在河北省图书馆守正书房成功举办,邀请了众多因阅读而有所得,并愿意分享、聆听的读者。

  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七位读书分享人先后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从孩子对世界的理解(《很杂很杂的杂学知识》)到大人对孩子世界理解(《鸭子骑车记》),从如何引导孩子(《正面管教》)到如何引导自己(《自我的挣扎》),从做自己的英雄(《人生海海》)到享受自己的人生(《暮色将尽》),还有对当代年轻人生活困扰的感悟(《纳闷集》)。虽然只有七位分享人,但是他们分享的书目内容囊括了生老病死,虚构现实。

在本次读书会中,我们一起“观书”。观百科常识,人文探索。分享人刘若琳小朋友认为走入森林才知道什么是遮天蔽日,钻入海底才知道什么是“深” 不见鹿,我们发现知识的海洋是浩瀚的,正如芝诺的一段话—“大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是你们的知识。我的知识比你们多。但是这两个圆圈的外面就是你们和我无知的部分。大圆圈的周长比小圆圈长,因而我接触到的无知范围比你们多。这就是我为什么常常会怀疑自己知识的原因。”分享人引用例子,深入浅出,辣椒辣手在生活中常见,但我们未必知道辣椒为什么辣手;我们常说“我”,但未必知道“我”在古代原来是一种兵器。

 观人生百态,种种现象。当代仍流行一种说法—女性要为家庭而活,为子女而活,可是,这样真的对吗?分享人吴晓娜认为《暮色将尽》勇敢呼吁女性突破固有束缚,找寻真正的自己,在吴老师对这本书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女性知识分子是怎样在与世界周旋中安全的生存下来,并且维护好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告诉读者不要害怕年龄的增长,老年仍可以过上属于自己的精彩生活,这对于缓解当代年龄焦虑起到了很好的缓解作用。人生难免起起伏伏,随着时光的流逝,岁月的棱角终将磨平。分享人翟林芝认为人生海海,做好自己就足够了,《人生海海》这本书是活着中的活着,英雄中的英雄,它可以让你变得更加宽容,更加接受千变万化的生活。分享人追梦人认为自我有时挣扎,但不要忘了,生活有光,要满怀希望,一粒种子的生长潜力会在恰当的时候自然地表露出来,不必拔苗助长,急于求成。分享人拾棘可以把烦恼放进《纳闷集》,我们一再选择重复的东西,或许就接近我们的本质,有时,我们还是要给生活这个塑料袋装点东西的。

 

 观教育事业,孩子心理。分享人姜伟楠通过《鸭子骑车记》这本书告诉我们做自己需要足够坚定的信念,这要从孩子时培养,不在意他人眼光,认定一件事,就去做。无论是抽象概念还是具象概念,都是帮助我们去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一个工具。有时成年人还真得和孩子学学,不必那么纠结是非对错。分享人李永仙通过讲述自己对《正面管教》的感悟告诉我们在儿童教育中,要进行适当情感引导,营造自然后果而不是逻辑后果。

 

 七位读书分享人分享结束后,其他读者纷纷踊跃发表自己的感悟。

 读书会中,掌声不断,思考不止。我们徜徉其间,看成败、鉴得失、情飞扬,在书中相遇,找寻心灵契合的同路人。

此次读书会影像执行、文字编辑、读者群管理、书评管理等工作由“我观书”阅读推广文化志愿者项目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的志愿者团队参与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