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酷暑COOL读”公共阅读活动|省图守正书房省图守正书房“非遗项目体验——手工编织”活动火热报名中!
高温酷暑天,赋闲读书日。为充分利用图书馆现有资源,更好地满足暑期不同读者群体的文化休闲需求,省图书馆“守正书房”持续发力打造多类型、个性化的公共阅读活动,本周五(8月17日)下午15时“守正书房”将推出第三场非遗项目体验——手工编织。

第三场非遗项目体验活动特邀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专业委员会正式会员李超超老师现场为读者朋友们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非遗项目体验。李超超老师将与读者一起分享手工编织的历史,为读者展示手工编织的技巧。活动期间,读者更有机会跟李超超老师手把手学习亲手编织属于自己的作品,切身感受手工编织的魅力和成就感,增强读者对于家乡手工编织技艺的自豪感,推动非遗编织更好地流行和推广。

本期非遗项目体验推广人: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专业委员会正式会员李超超老师

领读人介绍:李超超
1988年创立个人工作室,带动了六百多名手工爱好者学习,还参加了网络授课。
2010年经魏立群,张春峰老师推荐,加入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专业委员会成为正式会员。曾经接受刘佫山(团徽设计者)老先生的指导。
2016年在石炼社区开设了自己的手工培训班,还带着凭借自己经验编写手工掐丝课程,走进多所学校,走进孩子们心中。
2018年被聘为中国民族非遗课程融合创建工程顾问。
二、“酷暑COOL读”公共阅读活动|第七场“优秀戏曲文化研习堂——河北梆子专场”活动火热报名中!
戏曲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在不同文化和地区都有独特的表演风格和传统。为充分利用优质文化资源丰富暑期活动内容,带领读者沉浸式感受戏曲的魅力。省图“守正书房”持续发力,周六(7月19日)下午15时“守正书房”将推出第七场“优秀戏曲文化研习堂——河北梆子专场”活动。

第七场优秀戏曲文化研习堂将特邀戏曲推广人宫文强老师,现场为读者朋友们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戏曲研习会。宫文强老师将结合《宝莲灯》、《钟馗》、《王宝钏》、《双错遗恨》、《蝴蝶杯》、《穆柯寨》、《歌唱祖国》等经典河北梆子曲目,带读者领略河北梆子的魅力,增强读者对于家乡戏曲的自豪感,推动传统戏曲在当下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同时宫文强老师将带来马鞭、枪、大髯等专业表演道具现场展示表演技巧,给读者们讲解专业动作,跟老师一对一交流,宫文强老师还将带来专业的上妆道具,给小朋友们画脸谱!

本期优秀戏曲文化研习堂推广人: 河北省梆子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宫文强老师

主演剧目:《宝莲灯》、《钟馗》、《王宝钏》、《双错遗恨》、《蝴蝶杯》、《穆柯寨》、《歌唱祖国》等。
曾获得的奖项:
2004 年获河北省青年戏曲演员比赛荣获“表演奖”(个人)
2006年 河北省第三届戏剧演唱《燕赵红梅奖》大赛中荣获二等奖(个人)
2010年 第三届中国戏剧奖选拔赛中荣获表演奖(个人)
《六世班禅》第十三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饰演 章嘉国师)
《钟馗》获全国文化部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饰演杨国松)
三、“酷暑COOL读”公共阅读活动|省图守正书房第七场本土作家名篇诵读活动火热报名中!

为满足暑期不同读者群体的文化休闲需求,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省图书馆“守正书房”携手河北传媒学院“青春行”推普团队,本周日(8月20日)上午十点,推出第七场“推普青春行·筑梦燕赵情”本土作家名篇诵读活动。

第七场本土作家名篇诵读活动中“青春行”推普团队将与到场读者一起分享河北作家陈建忠的作品《我的河北》经典片段,交流心得体会和阅读时的感受。并与到场读者进行一对一帮读创作,以互助小组的形式对作品经典片段进行诵读指导,帮助读者掌握诵读中的语言技巧和肢体技巧共同完成创作,从而提升读者对诵读经典的热情,提高读者阅读经典的质量,扩大本地文化的影响力。
本期本土作家名篇诵读推广人:河北传媒学院“青春行”推普团队
家乡对于每个人而言,是一抹橘色的灯光,温润于心底。他不是那么耀眼,却让人时时惦念。家乡是许多在外漂泊之人做梦都想回去的地方,家乡之于人是内心深处的信仰,是无法回去的青春,是藕断丝连的牵挂,也是支持着一个人砥砺前行的动力。河北作家陈建忠在作品《我的河北》中写到:“这是长城墙上风霜雕刻的河北,这是秦皇古道车辙碾过的河北!风萧萧里,这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河北!易水寒中,这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河北!赶考路上,这是西柏坡的油灯与天安门彻夜的灯火交相辉映、照亮中国的河北!”字字铿锵,感人肺腑!让我们诵读《我的河北》,追寻作者的脚步,探访砥砺奋进中与山河共振的河北。




河北省图书馆“守正书房”期待您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