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读者园地(第7期)‖“共读一本书”——《琴声飞过旷野》读者读书成果展示

 

 

编者按:近一个时期以来,为配合第28个世界读书日和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河北省图书馆专门购置中外名家论读书专题图书500册,举办了第二期“我和盲盒有个约定”拆盲盒读经典活动。并作为国家图书馆“阅享时代,开卷生花”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系列活动的合作单位,走进石家庄市谈固小学六年级,向六年级10个班的师生提供100册获奖图书《琴声飞过旷野》,发起“共读一本书”深度阅读活动。

活动开展以来,共收到读者荐读语、书评、读后感、海报等作品近百篇。为进一步引领读者深度阅读,省图书馆在官微开通《读者园地》专栏,分期分批展示读者读书成果。第七期《读者园地》发布“共读一本书”——《琴声飞过旷野》石家庄市谈固小学刘超希老师荐读语、 石家庄市谈固小学 六年级(3)班 赵佩绮《希望的灯塔永放光芒》和六年级(7)班宋雨桐、许晨芮绘画作品,以飨大家。

荐读语‖《琴声飞过旷野》书写了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少年儿童成长的守护与期待。本部作品,以特别严谨的现实主义笔法写就,同时不乏理想主义的诗意与浪漫。它无意制造哗众取宠的噱头,它有着“重剑无锋”的大气,适合回味和慢阅读,在细细琢磨中会恍然明白每一处细节都暗藏着作者的匠心。

——石家庄市谈固小学刘超希老师

 

读后感‖希望的灯塔永放光芒

一支以琴为剑的少年宣传队,一座传承理想的巍巍英雄山,烽火硝烟里的不朽传奇,峥嵘岁月中的别样成长。

《琴声飞过旷野》,是徐贵祥创作的首部儿童文学作品,这一本书细致地描写了几名孩子的成长变化和不幸的命运遭遇,以儿童的生活为内容来书写革命历史,是一本独特的中国现代革命历史小说。

这本长篇小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8岁女孩“拉倒”是一个孤儿,被一个债主卖给了茶山戏班,从此便在戏班里打杂为生。过了一段时间,“拉倒”所在的茶山戏班加入了红军宣传队,她也就此改名为“韩子路”。加入红军宣传队后,抗日战争爆发,韩子路和其他孩子们也加入到战斗的前线当中,帮助共产党运送伤员。虽然在抗日战争期间,但是他们还是被送到部队建设的希望小学去学习。时光飞逝,原本性格内向的“拉倒”成长为一名勇敢的共产党员,成为新四军的优秀战士。

韩子路及其伙伴们各有各的成长经历:革命遗孤乔咏秋被地下党员带到茶山戏班“避风”,遇到韩子路便成了朋友,同样也进入了红军队伍,因为生母胡桃身在敌营的经历,承受了误会母亲和被人误会的痛苦,渐渐变得成熟。除了茶戏班的伙伴之外,与少年们一同相处的戏班师傅黄奎,最终也选择了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在战争中壮烈牺牲。

《琴声飞过旷野》讲述了韩子路、乔咏秋等伙伴们在硝烟弥漫的岁月中一同成长,从一群无知的少年变成了乐观、积极、勇敢的共产党员,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虽然我们现在处于和平年代,但从一桩桩温暖的小事,一次次艰难的离别中,同样也会使我们成长。苏明娟曾对读到这个故事的小读者说道“能感受到教育的力量、信仰的力量,让希望的海浪永远年轻,希望的灯塔永放光芒。”

——石家庄市谈固小学 六年级(3)班 赵佩绮(题目为编者所加)

 

绘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