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新闻动态
一水南北涌,歌诗千年唱 ——河北省图书馆“大运河文化专题书目”推荐 |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
千里运河,迤逦穿行。大运河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奋斗与兴盛。两千多年来,她以世所罕见的时空尺度流淌至今。她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符号,是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察看大运河沿岸生态环境治理成果时深刻指出,“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作为大运河的重要节点,河北段大运河上连京津、下接鲁豫,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河北省政府建立了“大运河“1+6+1”省级规划体系”,形成“一轴、两廊、五区、多集群”的河北省大运河文化总体发展格局。今年3月30日,河北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河北省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6月1日开始施行。这项河北省关于大运河的专项法规,为加强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作为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河北省图书馆此次为广大读者推出“大运河文化专题书目”,将全面展示大运河的历史发展脉络,探寻大运河文化遗址的形成与变迁,深入挖掘运河沿线历史人文资源,与广大读者一同了解大运河历史,感受大运河文化的人文魅力。
附件:河北省图书馆“大运河文化专题书目”
序号 |
书名 |
作者 |
出版社 |
索取号 |
1 |
运河梵隐 |
朱金坤总主编 |
西泠印社出版社 |
B929.2/62 |
2 |
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 |
王云著 |
人民出版社 |
D693.79/4 |
3 |
中国大运河经济带战略构想 |
杨多贵,任庆春等著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F127/517 |
4 |
明清京杭运河沿线漕运仓储系统研究 |
郑民德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F552.9/105 |
5 |
漂来的北京 |
周良,谷建华著 |
中国书店 |
F552.9/78 |
6 |
世界遗产视野下的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合作研究:以京杭大运河为例:taking the Grand Canal as an example |
刘庆余著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F592.3/119 |
7 |
大运河文化巡礼 |
李存修著 |
群言出版社 |
I217.61/205 |
8 |
长河有歌吟:大运河诗词中的扬州记忆 |
冬冰主编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I22/101 |
9 |
余畅的诗(大运河文化丛书) |
余畅著 |
西苑出版社 |
I227.1/744 |
10 |
汇水诗稿(大运河文化丛书) |
范凤驰著 |
西苑出版社 |
I227/3645 |
11 |
泊头诗词选(大运河文化丛书) |
范凤驰,于玉明选编 |
西苑出版社 |
I227/3646 |
12 |
中国记忆:中国大运河 |
《CCTV-10中国记忆》摄制组著 |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235.2/270 |
13 |
沧海英雄谱(大运河文化丛书) |
中共沧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编 |
西苑出版社 |
I247.51/225 |
14 |
飘逝(大运河文化丛书) |
周长青著 |
西苑出版社 |
I247.7/4527 |
15 |
抗日斗争故事集(大运河文化丛书) |
中共沧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编 |
西苑出版社 |
I247.81/255 |
16 |
泊头散文选(大运河文化丛书) |
范凤驰,赵金泉选编 |
西苑出版社 |
I267/8859 |
17 |
大运河七十二景 |
崔翁墅编绘 |
人民美术出版社 |
J225/82 |
18 |
遇见大运河 |
萧加著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J823/6 |
19 |
再现世界历史.23:隋朝与大运河 |
葛俐杉编著 |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K109/177:23 |
20 |
唐宋帝国与运河 |
全汉昇著 |
重庆出版社 |
K240.7/20 |
21 |
侵华日军在沧暴行录(大运河文化丛书) |
中共沧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编 |
西苑出版社 |
K265.606/156 |
22 |
什刹海(大运河文化带) |
赵林编著 |
北京出版社 |
K291.3/9 |
23 |
泊头风物(大运河文化丛书) |
范凤驰主编 |
西苑出版社 |
K292.23/182 |
24 |
清渊寻古录(大运河历史文化丛书) |
杨遵义著 |
香港明星国际出版公司 |
K292.24/472 |
25 |
临清传:大运河文化的支点 |
王树理著 |
新星出版社 |
K295.24/14 |
26 |
运河望族 |
朱金坤总主编 |
西泠印社出版社 |
K820.9/174 |
27 |
泊头文物古迹(大运河文化丛书) |
范凤驰,郑凤章编撰 |
西苑出版社 |
K872.224/11 |
28 |
大运河两岸的历史印记:楚州、高邮考古报告集:collection of excavation report on Chuzhou and Gaoyou |
林留根主编 |
科学出版社 |
K872.533.5/1 |
29 |
运河文物故事 |
王英翔主编 |
杭州出版社 |
K872.55/6 |
30 |
“运河瓷”辨识与鉴赏 |
王红五著 |
上海大学出版社 |
K876.34/152 |
31 |
运河·中国:隋唐大运河历史文化考察 |
张秉政编著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K878.4/5 |
32 |
北运河民俗志.第一卷:基于文献与口述的考察 |
毛巧晖等著 |
中国戏剧出版社 |
K892.42/2 |
33 |
山东运河民俗 |
高建军编著 |
济南出版社 |
K892.452/6 |
34 |
世界遗产运河的保护与传承:大运河文化带的视角: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Grand Canal Cultural Belt in China |
王金铨等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K918.4/8 |
35 |
张家湾 |
孙连庆编著 |
北京出版社 |
K921.5/3 |
36 |
中国大运河与邯郸 |
申有顺编著 |
研究出版社 |
K928.42/100 |
37 |
京杭大运河清口水利枢纽考古报告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南京博物院,淮安市博物馆编著 |
文物出版社 |
K928.42/105 |
38 |
南运河航运与区域社会经济变迁研究:一九〇一—一九八〇 |
侯林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K928.42/106 |
39 |
运河史话 |
王宪贞著 |
线装书局 |
K928.42/108 |
40 |
大运河的变迁 |
朱偰编著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K928.42/110 |
41 |
中国大运河发展报告.2018.2018 |
吴欣主编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K928.42/112 |
42 |
中国大运河发展报告.2019.2019 |
吴欣主编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K928.42/112(2019) |
43 |
中国大运河发展报告.2020.2020 |
吴欣主编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K928.42/112(2020) |
44 |
中国大运河百问 |
姜师立著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K928.42/113 |
45 |
水道画卷:清代京杭大运河舆图研究:a study of the ancient maps of the Grand Canal in Qing Dynasty |
王耀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K928.42/114 |
46 |
大运河 |
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编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K928.42/115 |
47 |
江南运河:风土 环境 交通 |
刘森林著 |
上海大学出版社 |
K928.42/116 |
48 |
行走大运河 |
李存修著 |
中国旅游出版社 |
K928.42/117 |
49 |
京杭大运河历史与复兴 |
毛锋著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K928.42/118 |
50 |
京杭大运河水利工程 |
蔡蕃著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K928.42/119 |
51 |
京杭大运河漕运与航运 |
李跃乾著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K928.42/120 |
52 |
京杭大运河开凿与变迁 |
毛锋,吴永兴,李喜佳著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K928.42/121 |
53 |
京杭大运河历史文化及发展 |
姜师立,陈跃,文啸等著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K928.42/122 |
54 |
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 |
吴晨著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K928.42/123 |
55 |
京杭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 |
荀德麟[等]著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K928.42/124 |
56 |
京杭大运河遗产保护中的遥感技术应用 |
聂跃平,杨林,邓飚著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K928.42/125 |
57 |
京杭大运河遗产监测技术与应用 |
姜师立,唐剑波,张益著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K928.42/126 |
58 |
京杭大运河突出普遍价值的认知与保护 |
陈怡,吕舟著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K928.42/127 |
59 |
京杭大运河城市遗产的认知与保护:以扬州为例 |
武廷海,王学荣著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K928.42/128 |
60 |
京杭大运河沿线典型区域生态环境演变 |
杨静[等]著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K928.42/129 |
61 |
运河流芳 |
施晓平著 |
古吴轩出版社 |
K928.42/131 |
62 |
一路扬帆一路歌:扬州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专题论文集 |
华德荣,陈亚平,仲玉龙主编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K928.42/132 |
63 |
北京大运河的浪花 |
彭俐编 |
北京出版社 |
K928.42/137 |
64 |
大运河艺文录 |
云亦编著 |
北京出版社 |
K928.42/138 |
65 |
舟楫往来通南北:中国大运河 |
邹逸麟著 |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K928.42/142 |
66 |
大运河文化 |
张翠英著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K928.42/144 |
67 |
济宁京杭运河及南旺枢纽 |
本书编委会编著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K928.42/145 |
68 |
中国大运河文化 |
姜师立编著 |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K928.42/146 |
69 |
流淌的史诗:京杭大运河骑行记 |
刘世昭著 |
北京出版社 |
K928.42/147 |
70 |
大运河与通州古城 |
郭炜[等]编著 |
北京出版社 |
K928.42/149 |
71 |
走读北京大运河 |
杨良志,杨家毅著 |
北京出版社 |
K928.42/150 |
72 |
京杭运河 |
周家华编著 |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K928.42/151 |
73 |
京杭运河首次自行车之旅 |
沈兴大著 |
红旗出版社 |
K928.42/156 |
74 |
杭州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 |
顾希佳著 |
杭州出版社 |
K928.42/157 |
75 |
外国人眼中的大运河 |
张环宙,沈旭炜著 |
杭州出版社 |
K928.42/158 |
76 |
杭州运河宗教文化掠影 |
黄公元著 |
杭州出版社 |
K928.42/159 |
77 |
杭州运河史话 |
徐吉军著 |
杭州出版社 |
K928.42/160 |
78 |
杭州运河旧影 |
董桂萍,韩一飞编著 |
杭州出版社 |
K928.42/161 |
79 |
穿越千年的通途 |
丁贤勇,徐杨著 |
杭州出版社 |
K928.42/162 |
80 |
中国大运河·扬州 |
姜师立编著 |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K928.42/163 |
81 |
杭州运河(河道)文献集成.第1册 |
王国平总主编 |
浙江古籍出版社 |
K928.42/165:1 |
82 |
杭州运河(河道)文献集成.第2册 |
王国平总主编 |
浙江古籍出版社 |
K928.42/165:2 |
83 |
杭州运河(河道)文献集成.第3册 |
王国平总主编 |
浙江古籍出版社 |
K928.42/165:3 |
84 |
杭州运河(河道)文献集成.第4册 |
王国平总主编 |
浙江古籍出版社 |
K928.42/165:4 |
85 |
大运河漂来紫禁城 |
单霁翔著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K928.42/168 |
86 |
来自中国的明信片:大运河纪行 |
(美)裴大卫(David Pickus)著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K928.42/169 |
87 |
大运河 |
庄辉明著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K928.42/17 |
88 |
运河两岸有人家:晓庄镜头下的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 |
丁宏,干有成,姚乐著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K928.42/170 |
89 |
大运河文化演进70年.江苏卷 |
沙勇主编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K928.42/172:1 |
90 |
山东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研究 |
胡梦飞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K928.42/174 |
91 |
大运河传奇:京杭大运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周竞风,谢世诚编著 |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K928.42/175 |
92 |
运河研究年度文选.2017.2017 |
宫辉力主编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K928.42/176(2017) |
93 |
运河研究年度文选.2018.2018 |
宫辉力主编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K928.42/176(2018) |
94 |
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姜师立编著 |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K928.42/177 |
95 |
运河双城记:镇江与扬州的城市形态变迁:research on urban morphology of Zhenjiang and Yangzhour |
柴洋波著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K928.42/178 |
96 |
京杭大运河光影实录.北京卷 |
仰坡文 |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K928.42/179:1 |
97 |
京杭大运河光影实录.津冀卷 |
仰坡文 |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K928.42/179:2 |
98 |
京杭大运河光影实录.山东卷 |
仰坡文 |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K928.42/179:3 |
99 |
京杭大运河光影实录.浙江卷 |
仰坡文 |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K928.42/179:4 |
100 |
京杭大运河光影实录.江苏卷 |
仰坡文 |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K928.42/179:5 |
101 |
大运河河北段历史文化记忆 |
康金莉编著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K928.42/180 |
102 |
活在大运河 |
姜师立著 |
中国地图出版社 |
K928.42/181 |
103 |
大运河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保护与发展的基础研究 |
王薇著 |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K928.42/182 |
104 |
行与思:大运河文化带考察报告 |
任云兰主编 |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K928.42/183 |
105 |
走读大运河 |
王越著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K928.42/184 |
106 |
聊城运河文化遗产概论 |
胡梦飞著 |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
K928.42/185 |
107 |
阅读大运河 |
《阅读大运河》编委会主编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K928.42/186 |
108 |
大运河遗产保护 |
单霁翔著 |
天津大学出版社 |
K928.42/187 |
109 |
千古运河今胜昔:杭州段 |
刘浩源著 |
浙江摄影出版社 |
K928.42/188 |
110 |
大运河与无锡近代社会:1911-1937 |
袁灿兴,沈国裕著 |
浙江古籍出版社 |
K928.42/189 |
111 |
基于“文化基因”视角的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
霍艳虹著 |
天津大学出版社 |
K928.42/191 |
112 |
运河王朝:从东周到明清 |
姜师立著 |
中国地图出版社 |
K928.42/192 |
113 |
“寻根大运河”活动纪实 |
杨鸣起,冯立主编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K928.42/193 |
114 |
中国运河文化史 |
安作璋主编 |
山东教育出版社 |
K928.42/34 |
115 |
旷世风华:大运河传 |
夏坚勇著 |
东方出版中心 |
K928.42/35 |
116 |
大运河传 |
夏坚勇著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K928.42/35-2 |
117 |
山东运河文化研究 |
李泉,王云著 |
齐鲁书社 |
K928.42/44 |
118 |
大运河影录:“风雅运河全国摄影大赛”获奖作品集:collection of the awarded works all-China photography competition of the cultural canal |
金磊,刘志雄,闻丹青主编 |
天津大学出版社 |
K928.42/47 |
119 |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与未来 |
董文虎等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K928.42/49 |
120 |
龙脉——千里大运河 |
桑希臣编著 |
黄山书社 |
K928.42/52 |
121 |
图说大运河·古运回望 |
大运河翰林文化藏书编委会编 |
中国书店 |
K928.42/56 |
122 |
杭州运河史 |
孙忠焕主编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K928.42/58 |
123 |
运河风情 |
朱金坤总主编 |
西泠印社出版社 |
K928.42/62 |
124 |
运河史话 |
朱金坤总主编 |
西泠印社出版社 |
K928.42/63 |
125 |
京杭大运河国家遗产与生态廊道 |
俞孔坚等著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K928.42/64 |
126 |
实现整体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大运河遗产廊道构建:概念、途径与设想 |
奚雪松著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K928.42/66 |
127 |
运河访古 |
唐宋运河考察队编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K928.42/7 |
128 |
大运河 |
吴顺鸣编著 |
黄山书社 |
K928.42/72 |
129 |
大运河 |
吴顺鸣编著 |
黄山书社 |
K928.42/72-2 |
130 |
京杭大运河时空演变 |
毛锋[等]著 |
科学出版社 |
K928.42/74 |
131 |
山东运河 |
佟佩华,吴双成编著 |
山东美术出版社 |
K928.42/76 |
132 |
运河名城——苏州 |
姚福年主编 |
古吴轩出版社 |
K928.42/78 |
133 |
京杭大运河史略 |
徐从法著 |
广陵书社 |
K928.42/79 |
134 |
沉梦遗香大运河 |
马王著 |
东方出版社 |
K928.42/80 |
135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1 |
王云,李泉主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K928.42/81:1 |
136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10 |
王云,李泉主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K928.42/81:10 |
137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11 |
王云,李泉主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K928.42/81:11 |
138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12 |
王云,李泉主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K928.42/81:12 |
139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13~14 |
王云,李泉主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K928.42/81:13~14 |
140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15 |
王云,李泉主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K928.42/81:15 |
141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16 |
王云,李泉主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K928.42/81:16 |
142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17~18 |
王云,李泉主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K928.42/81:17~18 |
143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19~21 |
王云,李泉主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K928.42/81:19~21 |
144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2 |
王云,李泉主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K928.42/81:2 |
145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22~25 |
王云,李泉主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K928.42/81:22~25 |
146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26~28 |
王云,李泉主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K928.42/81:26~28 |
147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29 |
王云,李泉主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K928.42/81:29 |
148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3 |
王云,李泉主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K928.42/81:3 |
149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30~32 |
王云,李泉主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K928.42/81:30~32 |
150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33 |
王云,李泉主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K928.42/81:33 |
151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34~35 |
王云,李泉主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K928.42/81:34~35 |
152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36~38 |
王云,李泉主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K928.42/81:36~38 |
153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39 |
王云,李泉主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K928.42/81:39 |
154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4 |
王云,李泉主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K928.42/81:4 |
155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40 |
王云,李泉主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K928.42/81:40 |
156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41~43 |
王云,李泉主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K928.42/81:41~43 |
157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44 |
王云,李泉主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K928.42/81:44 |
158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45 |
王云,李泉主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K928.42/81:45 |
159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46 |
王云,李泉主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K928.42/81:46 |
160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47~51 |
王云,李泉主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K928.42/81:47~51 |
161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5~6 |
王云,李泉主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K928.42/81:5~6 |
162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52~54 |
王云,李泉主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K928.42/81:52~54 |
163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55 |
王云,李泉主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K928.42/81:55 |
164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56~61 |
王云,李泉主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K928.42/81:56~61 |
165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62~66 |
王云,李泉主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K928.42/81:62~66 |
166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67 |
王云,李泉主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K928.42/81:67 |
167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68 |
王云,李泉主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K928.42/81:68 |
168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69 |
王云,李泉主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K928.42/81:69 |
169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7 |
王云,李泉主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K928.42/81:7 |
170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70 |
王云,李泉主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K928.42/81:70 |
171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71~72 |
王云,李泉主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K928.42/81:71~72 |
172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73 |
王云,李泉主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K928.42/81:73 |
173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74 |
王云,李泉主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K928.42/81:74 |
174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75~80 |
王云,李泉主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K928.42/81:75~80 |
175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8 |
王云,李泉主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K928.42/81:8 |
176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9 |
王云,李泉主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K928.42/81:9 |
177 |
在江河湖海之间:大运河扬州段文化遗产 |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K928.42/83 |
178 |
大运河:环境 人居 历史 |
刘森林著 |
上海大学出版社 |
K928.42/88 |
179 |
口述杭州河道历史 |
仲向平,陈钦周编著 |
杭州出版社 |
K928.42/93 |
180 |
江苏运河文化遗存调查与研究 |
张强[著]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K928.42/98 |
181 |
行走大运河 |
大河报社编 |
大象出版社 |
K928.42/99 |
182 |
中国脐带:大运河城市群叙事 |
刘士林,耿波,李正爱等著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K928.5/77 |
183 |
运河揽胜 |
朱金坤总主编 |
西泠印社出版社 |
K928.705.51/4 |
184 |
杭州运河名胜 |
周新华著 |
杭州出版社 |
K928.705.51/7 |
185 |
图说老北京·京门九衢 |
大运河翰林文化藏书编委会编 |
中国书店 |
K928.71/91 |
186 |
杭州运河桥梁 |
赵怡,冯倩,项隆元编著 |
杭州出版社 |
K928.78/29 |
187 |
杭州运河旅游 |
张环宙,徐林强著 |
杭州出版社 |
K928.955.1/19 |
188 |
江南运河宴 |
苏州市吴江宾馆有限公司编 |
古吴轩出版社 |
TS971.2/269 |
189 |
走在运河线上:大运河沿线历史城市与建筑研究:a study of the historical cities and architectures along the great canal |
陈薇等著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TU-098.12/12 |
190 |
工业景观考古视野中大运河生态文化景观的保护研究 |
王薇著 |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TU27/40 |
191 |
大运河线性物质文化遗产:山东运河传统建筑 |
赵鹏飞, 谭立峰著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TU-87/65 |
192 |
中国水利史典.运河卷.二 |
中国水利史典编委会编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TV-092/29:5(2) |
193 |
经理运河:大运河管理制度及其建筑:a study 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f the Grand Canal |
钟行明著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TV213.4/172 |
194 |
杭州运河船 |
朱惠勇著 |
杭州出版社 |
U674/9 |
195 |
京杭大运河沿线生态环境变迁 |
张金池[等]著 |
科学出版社 |
X321.2/44 |
196 |
京杭大运河苏北段表层沉积物中典型有机污染物污染特征与释放规律研究 |
郑曦,孙晓菲,韩宝平著 |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X522/2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