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向远离图书馆或不便于到馆的读者及潜在读者提供馆外文献服务,让更多的市民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筹备,目前,我馆已完成了流动图书馆网络设备安装、调试等各项准备工作。同时,专门派出工作人员深入社区、企事业单位等进行走访、调研,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为首批流动服务点读者精选了3000册图书。并针对部分读者提出的省、市图书馆集中在省会桥东、看书不方便的意见和建议,我馆把第一批流动服务点定在桥西居民密集社区和远离市区的馆外服务点。
2013年8月18日上午,省图汽车图书馆三辆流动图书车佩戴红花从南广场出发,吸引了不少读者驻足观看。河北青年报、河北新闻网、燕赵都市报、燕赵晚报、石家庄新闻网等省会媒体记者见证了这一时刻,并跟随流动图书车到省图首个流动服务点——缔景城社区进行了跟踪报道。

社区居民在流动图书车上借阅图书
社区封涛书记等领导带领社区职工来到现场,向带队的省图顾玉青副馆长和车上工作人员表示:“我们这里有1万多居民,图书馆进社区是好事,为我们带来了精神食粮,丰富了大家的文化生活。我们跟省图一拍即合,今后希望你们常来。”社区居民兴致勃勃地登上了车,拍照、看书、咨询,工作人员热情服务、耐心解答。58岁的小区居民吕建强现场办理了读者证,并说:“省、市图书馆都在桥东,离得远就很少去,现在大热天就更不想动了,送上门的‘汽车图书馆’太好了,尤其对老人和孩子来说很方便。”曹桂英老人说:“小孙女很喜欢看书,我们看书往往到附近的租书店儿看,现在图书馆进小区让我们免费看书,真是方便”。
11点至下午两点,流动图书车驶向省图馆外服务点——黄壁庄水库管理局。等候已久的员工了解到凭馆外服务点集体借书证可以借书时,顿时排起了长队。大家借到满意的图书后表示:真方便,希望能够坚持下去。
流动图书车运行第一天共办理读者证20个,外借图书百余册。虽然奔波一天工作很辛苦,但是看到流动服务受到读者的欢迎,看到群众对知识的渴求和高涨的读书热情,随车服务的馆员们都倍感欣慰,职业自豪感油然而生。在回馆路上,馆领导与馆员把听到的、看到的读者需求与建议进行了汇总与分析,就下一步如何使全馆整体工作与深化流动服务有机衔接,提出了以“中心图书馆—馆外服务点—流动图书车”延伸公益服务的工作思路。
省图书馆在新馆建设期间就将汽车图书馆纳入了工程建设范畴,根据地域和服务功能不同配备了三辆不同型号的图书车。其中进社区开展流动服务的图书车由大巴改装,长约11米。门口设有雨伞架、意见栏、饮水机等便民设施。车头部分有工作台和视频播放设备,车厢两侧的5层书架上整齐排放了3000册图书,包含历史、政治、经济、文学等适于成人或少儿的图书,车厢尾部还设有5个阅览座席,车上可容纳20余人同时借阅。图书车利用无线网络以及虚拟专用网络等技术实现了与省图书馆的系统同步,可提供现场办证、阅览、图书借还、预约借书、解答咨询等多方位服务,并实现了与中心馆的通借通还。

社区居民在流动图书车上借阅图书
作为省会的新生事物,省图汽车图书馆流动服务目前尚处于体验阶段。下一步省图将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根据公众阅读需求,逐步增加流动服务点,不断调整图书种类。把汽车图书馆作为省图书馆的服务触角,延伸到社区、广场、企事业单位以及偏远区域,让流动服务成为省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有力补充。在全省范围内搭建以省图书馆为中心馆,分馆、汽车图书馆、馆外服务点、街区自助图书馆为节点的公益服务平台。
省图汽车图书馆流动服务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除当天到场的媒体给予报导外,长城网等多家网站进行转载,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河北工人报、河北日报等多家媒体闻讯积极联系省图书馆,通过电话、现场采访等形式争相报道。
|